Edge浏览器的AI模式上线,但是可能还是干不过Chrome

实用软件2025-07-304

文章来自于果核剥壳公众号首发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afp3L7kiQRlbkGdPQRXHw

28日,微软兴奋的在他们Windows博客发布一篇文章。

文章大概的内容就是说,给Edge浏览器,加入了Copilot Mode,为浏览器赋能AI。

几十年来,我们使用浏览器的方式一直是线性的:打开一个标签页(或者20个),搜索某些内容,阅读一页,然后重复。这是一个运行良好的模式,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。直到现在。随着人工智能开始重塑数字生活的方方面面,我们正见证着我们与网络互动方式的转折点。现在,值得问一下:你的浏览器是否像它应该的那样为你工作?

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兴奋地推出 Copilot Mode,这是 Microsoft Edge 中的一项新的实验性模式,也是我们构建更强大的网络导航方式的下一步。

果核看到这个信息第一反应就是:又整活?先不说国内能不能用,但是你浏览器体积又要增大是真的。

我们先来解读一下微软说这次更新,有哪些功能:

全新标签页交互体验

嗯,界面上,直接给了一个聊天框,很AI。

用户可以直接输入或语音输入指令,Copilot 会理解意图并执行任务

支持读取多个标签页上下文

用户可授权 Copilot 查看所有打开的标签页内容,使其能理解整体浏览任务。

例如比较多个商品或酒店页面,Copilot 能自动总结性价比最高选项,无需用户来回切换页面。

自然语言+语音控制交互

已支持语音命令,用户可以用“对话”方式操作浏览器,而不用键盘输入(电脑浏览器,用语音,是不是疯了?)

Copilot 可帮你执行诸如打开新网站、切换标签页、搜索信息等操作

Task 驱动型功能

Copilot 可协助完成任务,例如创建购物清单、整理研究材料或草拟内容。

未来版本将允许访问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登录凭证(用户需授权),以完成订票、预订等操作

原页面不离线的嵌入式操作

Copilot 打开为动态边栏或弹窗,仍保留用户当前页面内容,不打断阅读流畅性。

支持页面内容摘要、翻译、单位换算等“小工具”式功能,简化操作流程

智能任务建议与项目梳理。

Copilot 将识别任务主题(如调研某个项目),并提供后续建议,比如推荐教程、相关网页等,帮助用户保持思路连贯性。

功能听着是挺不错的,最大的特色就是,由于从浏览器底层实现的功能,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浏览器的能力,例如一次性读取多个网页,还有更大的权限,获取历史记录,甚至直接跟电脑上的文件交互。

对于一些购物场景,我相信更多的同学,是在手机上完成的,会进入各大APP,淘宝、京东、pxx,要买东西,可能直接在手机上就下单了,真要用电脑浏览器打开某个购物平台的网页,还是国外用的比较多。

我们更多的,可能会用到网页总结的功能。

浏览器大战

AI时代,什么都可以加个AI,浏览器加入AI,Edge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浏览器。国外有Perplexity Comet、Arc。

Perplexity 的 Comet 更注重任务落地,如直接订餐订票,还记录每步操作。

Arc 的 Dia 则让浏览器主动“懂你在查什么”,生成专题页面。

国内有QQ和夸克,啥功能都有点。

大家都想在浏览器市场分一点蛋糕。就功能来说,可能QQ和夸克,AI的功能做得更好,更符合国情,Edge想靠这个找点市场,不太容易。

相比之下,Edge 的优势在于跨标签页总结与语音交互,但隐私敏感度高、未来订阅模式不明,最重要的是,会不会用着用着,就给功能砍了。

说实话,从产品力上来看,Edge 的 Copilot 模式确实是当前 AI 浏览器赛道最前排的存在,影响力也是最大的。

然而,真神Chrome ,不靠 AI 就已经赢麻了。从浏览器数据来看,截至2025年6月,Chrome PC版以66%断崖式领先。

没有花里胡哨的功能,不需要靠 AI 博眼球,Chrome 依然凭借其稳定、快速和广泛兼容性,稳坐市场头部。

就拿果核来说,果核目前主力浏览器是Chromium的分支 ungoogled-chromium,精简得更狠,甚至连chrome的任何服务都没有,丝滑流畅。

反观edge,开了一个网页,后台不知道在干什么。。